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答题方法】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提问及解答方法归类

【答题方法】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提问及解答方法归类

日期:2021-10-13 10:01 点击: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提问方式例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纵观近几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大都是从作用、概括、赏析三个角度进行提问,下面结合具体试题说说这三种提问方式,并分析一些解答的技巧。

 一、作用型提问方式

(一)“结构上的作用”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和技巧】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具体体现(简析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态度(如果能表现)。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总结全文,启发读者思考等作用。

【经典试题1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201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祁连雪》)

【解析】解答这道题,(1)要有文体特征意识。(2)要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3)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4)理清行文思路结构,注意,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

【答案】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烈的对比中反衬现实真相;起笔大气,在引起下文的同时,也透露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命情感交融的关系,引发作者的诗句来收束文章,同时又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映衬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经典试题2

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本文第2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011年高考天津卷《塔上的树》)

【解析】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塔的位置;第二段介绍塔的基本情况;第三段写塔内情况,便于抒发情感。

【答案】①砖石斑驳、塔角翘檐破损残缺、风铃失声;②为后文写塔、树、鸟和谐共生作铺垫。

【经典试题3

(张承志《大河家》)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答案】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二)“人称使用上的作用”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或作用)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和技巧】1.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缺点是容易受到时空的局限,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就无法写进去。2. 第二人称: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抒情。但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3.第三人称:它的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便于客观描述,但缺少真切感。

【经典试题】

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考查人称变换在文中的作用。注意人称变换与作者情感的变化。

【答案】第一问:① 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互相交叉。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三)“选材上的作用”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主要考材料和中心有什么关系,或“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答题模式和技巧】

模式1.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技巧:插入史实:⑴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⑵具有例证的作用。

插入某一事件: ⑴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⑵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

模式2.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技巧:⑴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强化作者的观点的作用。⑵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前后照应等方面的作用。

模式3.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技巧:⑴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公的一生;⑵象征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思。

模式4.引用一个或一些对立或类似的事物、对象

技巧:⑴起对比或衬托作用,突出主要对象的特点。⑵可以起到丰富文章内容,避免平铺直叙的作用。⑶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经典试题1

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再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提取承载的重要信息。根据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答案】雪是贯彻全文的线索;雪化成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孙;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的载体;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经典试题2

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任林举《岳桦》)

【解析】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

【答案】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经典试题3

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的作用,应考虑细节本身的内容,细节与上下文的关系,细节与主题的关系。

【答案】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二、概括型提问方式

(一)“概括归纳文中重要信息”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和技巧】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经典试题1

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解析】解答第二小题要先画出文中作者对黑妮的行为表达情感的句子,再进行归纳总结。“针挑土”的相关笔墨,有抒情,有叙述,有补充说明,分析其用意,既要每处找出来考虑,又要综合考虑。

【答案】第一问:既敬佩,又心疼,内心存疑,更满怀祝福。第二问:①以“我”的见闻和感慨组织文章,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②见证了艰难,彰显了精神感召力,丰富并深化了主题;③抒情、议论和叙述、描写转换自如,使行文灵动生姿。【经典试题2

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

【解析】根据第一段的信息可以概括得出第一个要点;根据第三段的信息可以概括得出第二个要点。

【答案】 ①作者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②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

(二)“概括文章主旨”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主要内容(写什么)+写作意图(为什么写)

【答题模式和技巧】1.整体把握,高度概括主要内容(人、事、物)。2.深入研读,全面理解写作意图(观点、感情)肯定、否定,该、不该,表现体现——精神品志,感悟思考——人生现实、感慨呼吁、爱与恨、忧虑与无奈、坚信和憧憬,歌颂赞美、批判揭露……3.关注标题、首尾和背景。

【经典试题1

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解析】 (1) 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 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 采用提炼法: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答案】①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②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③它们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三、赏析型提问方式

(一)表现手法赏析类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从表现手法方面设题,则主要从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借景抒情等手法的好处,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作用等方面设计问点。如:1.用什么与什么构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2.用哪种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被象征对象的什么特点。3.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突出了什么气氛,刻画了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文章的什么主题。

【答题模式和技巧】手法+效果+内涵+情感

【经典试题1

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

【解析】解答时,需要把握全文内容、行文思路和材料安排的目的。

【答案】 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

【经典试题2

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马缨花》)

【解析】解答时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综合解答。第一问还需整合原文中相关信息作答,第二问和第一问有继承性,同时联系作者处境和遭遇作答。

【答案】 第一问: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②“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第二问: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②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二)修辞手法赏析类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和技巧】1.指出使用的修辞;2.修辞效果+语句内容;3.作者的情感。

【经典试题1

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要注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并明确常见的写作手法。其答题模式是: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答案】第一问: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的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第二问:①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与沙漠地貌之间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②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③通过对天然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④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经典试题2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岳桦》)

【解析】常见修辞手法有: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2.铺垫: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3.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先抑后扬,卒章明志等。4.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5.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小见大等。6.描写:⑴正面描写A.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B.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⑵侧面衬托(烘托、烘云托月):A.正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B.反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答案】第一问:拟人、比喻第二问: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三)主题思想赏析类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本文的主旨是不是“……”?为什么?或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

【答题模式和技巧⑴首先归纳本文的主题。⑵其次答主题的作用、主题与主要事物或事理的关系、主题的展开形式等。

【经典试题1

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灯火萧萧》)

【解析】本题考查灯火在作者心中的意义。答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答案】①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②灯火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③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火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经典试题2

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有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大河家》)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是因为老汉与河的关系,“默默无语”是坎坷人生后的醒悟。作者写韩老汉,是将他当作了底层人的代表,写韩老汉的动作,就是意写韩老汉为代表的大河家人、底层人与河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思考。

【答案】第一问:①黄河是韩三十八老汉的母亲河,是他生命的安全港湾;②壮观的黄河让韩三十八老汉百看不厌,让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③韩三十八老汉历经险境,已经胸有成竹,波澜不惊。第二问:①揭示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②传达作者对自己与黄河、黄土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小小故事大王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艺术生文化课本科冲刺班

    课程优势: (1)学员零起点;(2)紧扣考纲;...

小小演说家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双休班

    2016级学业水平考,开设暑假班与秋季班,...

三校生3/5月兼顾班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小小主持人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5月考(本科)平日班

    2015级全日制本科目标班,开设暑假班与秋...
标签:高考语文辅导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siyuanedu.com/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