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辅导专题 | 三校生高复

思源教育免费服务热线

主页 > 新闻 > 最新资讯 > 中学生辅导 > 【高中语文】2023届黄浦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2023届黄浦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3-01-16 09:48 点击:

2023届黄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
 积累应用  10
1按要求填空。(5分)
1)吾尝跂而望矣,                         劝学
2)譬如为山,               ,止,吾止也。 论语·子罕
3 李白《蜀道难》中,面对蜀道的艰险,表达对友人入蜀的关切和询问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    )。(2分)
艺术审美贵在“默契”二字——艺术家的表达和欣赏者的感受在玄妙的审美时空中相遇,心灵因契合而生出愉悦之感。最著名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二人心灵相遇于“高山流水”之间,成为“知音”。知音可贵到什么程度呢?子期离世,伯牙摔琴绝弦,只因默契不存而知音不再。                                   
探讨这个话题源于对当代中国舞蹈某种创作倾向的观察
然而审美默契的建立并不仅仅依赖于个人
不少舞蹈创作习惯于外露性的情感表达
这个故事无比生动地描述了艺术审美中因为默契而产生的共鸣
似乎和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审美表达方式有所背离
它离不开群体性文化的共识与滋养
A④①⑤②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①③⑤     D①⑤③④②
2)在撰写关于《乡土中国·礼治秩序》的读书报告时,需要一些论据来解释“礼治”这一概念,以下选项最适合的一项是(    )。(3分)
A宋太祖赵匡胤采纳赵普的建议,在宴会上威逼利诱石守信等大将,迫使其交出兵权
B.没做过大夫的曾子在弥留之际发现自己躺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就命儿子把席子换掉。
C.蔺相如为国家利益,处处忍让廉颇廉颇得知真相后,背上荆条,主动向蔺相如请罪。
D曹操虽然兵权在握不愿背上篡汉的罪名,只享有权臣膜拜之礼,最终放弃了称帝。
 阅读  70
(一)阅读下,完成第3-7题。(14分)
材料一
1990年12月,费孝通在日本东京的东亚社会研究国际讨论会上发表了题为“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的演讲。他提出在各种文化中塑造出来的具有不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人们,带着从思想上到行为上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入了共同生活,怎么样才能和平共处,成为必须重视的大问题。1992年,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首届“潘光旦纪念讲座”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的演讲,再次指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建立新的秩序。这个秩序不仅仅需要一个能够保障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公正的生态格局(即生态秩序),而且需要一个所有人都能够“遂生乐业、发扬人生价值的心态秩序”。一年后,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座谈会的演讲中又重申:“如果人们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这种心态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看法,就会形成我所说的多元一体,一个认同的秩序。”他反复强调心态秩序背后隐含的是,如何能够在保持价值多元的情况下,建构一个秩序井然、运作顺畅的社会结构
上述三段论述放在一起做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所说的“心态秩序”绝不是说我们要有共同的心理构成,我们对所有事情的看法都要一样。相反,费孝通强调的是我们必须学会容纳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才是心态秩序建立的关键。而如果我们有了对这点的认同,能够容纳不同的价值观,就有了新的秩序。相反,如果没有观念上的多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秩序尽管很容易建立,这在社会学上也被称为“机械团结”。但是,机械团结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复存在,真实存在的是不同的问题和观念之间的张力,所以才有费孝通提出来的新的挑战,也就是建立心态秩序新的挑战。其中,对于多样化的承认和多元化的尊重,在费孝通当年的三段论述中,正是建立心态秩序的基础。
如果上述理解有道理的话,新的问题就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和多元的行为方式,必然会产生张力。不同的人奉行的理念不一样,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互动的情景和需要。费孝通的三个演讲其实都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全人类如何能够和平共处、各美其美,进而探讨在这个背景下,怎样才能使大家认识到这种多元本身就是我们最有价值的部分?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又怎样发展出更多的具有操作性的、更细微层面的概念工具和研究方法,以及在具体社会实践和政策制定中怎样取得更具操作性的进展?
(节选自阎云翔《多元化:心态秩序与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今天无论我们哪一种“秩序”,“秩序”本身作为一种规范化的社会追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给“心态秩序”的维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谓“不确定性”,是指事物的特定属性和存在状态,既包括事物发展本身的不稳定性、变动性,也包括认知主体囿于自身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对事物发展状态的不确定认知。
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不确定性”作为一种结构性力量已登上舞台,成为现代社会的本质性特征。西方风险社会学领域已普遍认为传统的“风险”概念似乎不足以反映和应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变动性和复杂性。“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本质和首要特征,而“风险”则是不确定性的一种具体表征。“风险”也可看作不确定性所暗含的负向发展可能性的具象化,体现着对不确定性指向化、客观化的概率判断和“确定性”表达,是一种可量度的“不确定性”。就此而言,“不确定性”比“风险”更能准确描述和概括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并逐步推动风险社会学研究向不确定性社会学研究转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143个主要国家数据的检测情况发布的2020年“世界不确定性指数”的研究报告,有三个结论性的认识:(1)不确定性指数不仅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的风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最近十年所观察到的不确定性水平超过了过去60年的总和。(2)自2012年以来,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水平开始快速攀升。(3)未来十年内,全球的不确定性水平将继续以更加强劲的势头攀升。
我们生活在这个不确定性的社会中,或许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它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在不确定性中,“发展”实际上并不是沿着某个确定的轨道在生长,也不是与某个预设的目标有意勾连,而是蕴含着无穷力量、活力和潜能的行动。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动中取动”,在不确定性中认识和把握不确定性,学会用不确定性的发展思维去理解和适应复杂多变的世界,进而学会在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寻找甚至创造“心态秩序”的确定性。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确定性”发展的刻板模式中,那么发展也就停滞了,由此形成的“心态秩序”最后也会因为跟不上新的形势而陷入一种更大的失衡甚至崩溃之中。
(节选自文军《发展的不确定性与心态秩序的维系》)
3根据材料一,以下概念工具不适合用来分析“社会结构”的一项(    )。(2分)
A差序格局     B上层建筑    
C血缘地缘     D圈层文化
4能依据文意作出推断的一项(    )。(2分)
A依据材料一,对各种价值观念的容纳,是心态秩序建立的关键。
B依据材料一,“心态秩序”的着眼点是社会心态,与个体关联不大。
C依据材料二,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去预测把握“不确定性”。
D依据材料二,“心态秩序”终会因为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而陷入失衡。
5依据材料一,作者想引用名言解释费孝通提出的“各美其美”,以下最适合的一项(   )。(2分)
A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B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
C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无论哪种可能的信念
D每个人的基本道德观念生而不同,不可等量齐观
6材料一与材料二第段都借助概念的辨析推出观点,而写法有所不同,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7“躺平”“内卷”是目前颇能反映社会心态的高频词,结合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请就此现象阐述建立“心态秩序”的必要性。(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
材料一:小说
夜渔
莫言
过长时缠磨,九叔终于答应夜里带我去拿蟹子。吃过晚饭后,九叔带我出了村。
那晚上月亮很大,不是八月十四就是八月十六。时令自然是中秋了,晚风很凉爽。月光皎洁,照在高粱地间的水上,一片片烂银般放光。吵了一夏天的蛙类正忙着入蛰,所以很安静。
等了很久,蟹子们还没出现,我有些焦急了。九叔也低声嘟哝着,起身到栅栏边上去查看。回来后他说:怪事怪事真怪事,今夜里应该是过蟹子的大潮呀,又说西风响蟹脚痒,蟹子不来出了鬼了。
叔从河边的一棵灌木上,摘下一片亮晶晶的树叶,用双唇夹着,吹出一些唧唧啾啾的怪声。我感到身上很冷,便说:九叔,你别吹了,俺娘说黑夜吹哨招鬼。九叔吹着树叶,回头看我一眼。他的目光绿幽幽的,好生怪异。我心里一阵急跳,突然感到九叔十分陌生。我紧缩在蓑衣里,冷得浑身打战。
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了一朵黄色的、孤零零的云,月亮恰好钻了进去。我感到这现象古怪极了,这么大的天,月亮有的是宽广的道路好走,为什么偏要钻到那云团中去呢?
冷的光辉被阻挡了。河沟、原野都朦胧起来,那盏马灯的光芒强烈了许多。这时,我突然嗅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幽香来自河沟,沿着香味望过去,我看到水面上挺出一枝洁白的荷花。它在马灯的光芒之内,那么水灵,那么圣洁,我们家门前池塘里盛开过许许多多荷花,没有一枝能比得上眼前这一枝。
花的出现使我忘记了恐惧,使我沉浸在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洁白清凉的情绪中。我不知不觉地站起来,脱掉蓑衣,向荷花走去。我的腿浸在温暖的水中,缓缓流淌的水轻轻抚摸着我,我感到很舒服。离荷花本来只有几步路,但走起来却显得特别漫长。我与荷花之间的距离仿佛永远不变,好像我前进一步,它便后退一步。我的心处于一种幸福的麻醉状态,我并不希望采摘这朵荷花,我希望永远保持着这种荷花走我也走的状态,在这种缓慢的、有美丽的目标的追随中,温暖河水的抚摸,给了我终身难忘的幸福体验。
后来,月亮的光辉突然洒满河道,一瞬间,我看到它颤抖两下,放射出几道比闪电还要亮的灼目白光,然后,那些宛若玉贝雕琢成的花瓣纷纷落下。花瓣打在水面上,碎成细小的圆片,旋转着消逝在光闪闪的河水中,那枝高挑着花瓣的花茎,在花瓣凋落之后,也随即萎靡倾倒,在水面上委蛇几下,化成了水的波纹……
我不知不觉中眼睛里流淌出滚滚的热泪,心里充满甜蜜的忧伤。我心中并无悲痛,仅仅是忧伤。眼前发生的一切,宛若一个美丽的梦境。但我正站在河水中,水淹至我的心脏,我的心脏的每一下跳动都使河水轻轻翻腾,水面上泛起涟漪。荷花虽然消逝了,但清淡的幽香犹存,它在水面上漂漾着,与清冽的月光、凄婉的虫鸣融为一体……
(节选自《莫言的奇奇怪怪的故事集》)
材料二:散文
池塘
莫言
前面有一个池塘,所谓池塘,实际上就是原野上的洼地,至于如何成了洼地,洼地里的泥土去了什么地方,没人知道,大概也没有人想知道。草甸子里有无数的池塘,有大的,有小的。夏天时,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这些池塘无论大小,都以极圆的形状存在着,令人猜想不透,猜想不透的结果就是浮想联翩。
前年夏天,我带一位朋友来看这些池塘。刚下了一场大雨,草叶子上的雨水把我们的裤子都打湿了。池水有些混浊,水底下一串串的气泡冒到水面上破裂,水中洋溢着一股腥甜的气味。有的池塘里生长着厚厚的浮萍,看不到水面。沈姐的语文课堂。有的池塘里生长着睡莲,油亮的叶片紧贴着水面,中间高挑起一枝两枝的花苞或是花朵,带着十分人工的痕迹,但我知道它们绝对是自生自灭的,是野的不是家的。朦胧的月夜里,站在这样的池塘边,望着那些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玉雕般的花朵,象征和暗示就油然而生了。四周寂静,月光如水,虫声唧唧,格外深刻。使人想起日本的俳句:蝉声渗到岩石中。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它既然能渗透到磁盘上,也必定能"渗透"到岩石里。原野里的声音渗透到我的脑海里,时时地想起来,响起来。
我站在池塘边倾听着唧唧虫鸣,美人的头发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美人的身上散发着蜂蜜的气味。突然,一阵湿漉漉的蛙鸣从不远处的一个池塘传来,月亮的光彩纷纷扬扬,青蛙的气味凉森森地粘在我们的皮肤上。仿佛高密东北乡的全体青蛙都集中在这个约有半亩大的池塘里了,看不到一点点水面,只能看到层层叠叠地在月亮中蠕动鸣叫的青蛙和青蛙们腮边那些白色的气囊。月亮和青蛙们混在一起,声音原本就是一体——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节选自莫言《会唱歌的墙》)
材料三:散文
大地
毕飞宇
作为乡下人,我喜欢乡下人莫言。他的鼻子是一个天才。我喜欢莫言所有的关于气味的描述,每一次看到莫言的气味描写,我就知道了,我的鼻子是空的,有两个洞,从我的书房一直闻到莫言的书房,从我的故乡一直闻到莫言的故乡。
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感染,往往靠作家给我们。”这句话说得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大地,它的诗意和感染力是作家提供出来的。无论是作为一个读者还是作为一个作者,我都要感谢福楼拜的谦卑和骄傲。
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
(节选自毕飞宇《大地》)
8材料二第段,词语搭配巧妙,对此加以赏析。(3分)
9景物描写在不同的文体中常具有不同的作用,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月光”为例,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分)
10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作者运用了小说和散文怎样的文体特点来书写“故乡”的。(4分)
11每位作家都背靠属于自己的“大地”,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总能找到一些“意象”,既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又具有象征意义,有时甚至还能体现作者的精神气质。请从鲁迅、沈从文、贾平凹的作品中选取一个“意象”,加以分析。(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观雨
【宋】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本诗作于建炎四年(1130)夏,这一年春天,金兵进逼长沙,守帅向子諲组织了有效的防御,形势略有好转;而作者从汴京陷落后,一路流离,此刻正在湖南邵阳。
12按体裁分类选诗,可以与本诗编辑在一起的一项(    )。(1分)
A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B杨万里《插秧歌》
C杜甫《登高》       D柳永《望海潮》
13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      )。(2分)
A雄沉慷慨      B含蓄内敛    C高雅明丽      D沉郁哀婉
14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题中“观雨”所寄寓的情志。(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巡抚福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黄公墓志铭
【清】方苞
余闻公名在丁亥、戊子间。时江、浙大饥,天子并命发粟以赈。而吾乡有司失方略,骼骴布路,奸人朋聚,正昼剽掠。于时则闻浙之祲尤大,而民不阻饥,惟黄公之功。其后讯之浙士大夫,多曰:“公功岂独在饥者?备荒政,遏乱萌者,则黄公。是吾民所尸祝也。
杭、湖二州连饥,民心摇摇。公至,则悬禁不得昂米价,为书告籴邻省,散库金于典肆,约逾岁归其本,劝富民分灾而禁贫民之群聚要索者。会温、台二郡大,浙人皆曰:“吾父母妻子得保聚矣。”公始至湖,时常平仓粟皆虚,巡抚将具劾群吏。公曰:“吏尽黜,何饥者?”卒赖以济。
浙民既,公移镇八闽。时海贼郑尽心聚党出没,上命会剿,制府、提督各以事诿。公刻日独进,而悬赏格得其魁者千金。抵厦门,厉气巡军。忽辕门鼓三骇,郑尽心已为其党所密首捕得之矣。方公之未至闽也,郑尽心既啸聚海隅,而山贼陈五显亦相应和。尽心既获,五显亦就抚。而公官罢闻命即送符篆俾他人上之而不有其功
先是,杭、湖二郡米价犹踊。督粮道请折价分授有疵运弁,沿途采籴赈济。而运弁干没,粮额缺,遂挂吏议。公既罢归,上惜其才,复命督理子牙河,给原阶,而公竟卒。
公始入台,有所陈,会上以他事震怒,而公直前,必申所请。居台中五年,所条奏皆关大体。公自内擢,所居皆清要,卒秉节钺两镇大藩,可谓遇且显矣其卒也,年六十有五。而浙、闽之民及海内士大夫知公者,莫不相聚太息,恨公之无年,而惜其才有未尽试焉。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方苞集》,有删改)
【注】黄公:名秉中,字惟一。运弁:低职的押运武官。台,指内阁。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何饥者(  2)浙民既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是吾民所尸祝也( 
A祭祀人 B主持人 C保护      D崇拜
2)会温、台二郡大 
A丰收        B歉收         C种植      D饥荒
17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而公官罢闻命即送符篆俾他人上之而不有其功。
18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公自内擢,所居皆清要,卒秉节钺两镇大藩,可谓遇且显矣。
19④段“上惜其才”让黄秉中官复原职,请围绕他在杭、湖的赈灾方略,分析皇帝“惜才”的原因。(3分)
20本文围绕黄公“民不能忘,帝眷有终”来选材和叙事的,对此加以分析。(5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
资仁堂记
【明】邵宝
吾邑砖桥钱君孟润之为堂也,君子过之而见其扁者,问之曰:“君之堂何以名‘资仁’哉?”君起而对曰:“吾闻之:仁者,人也。人而不仁,不可以为人。吾斯惧焉。虽不敏,不敢不勉。名吾堂所以志也。”
曰:“‘为仁由己’,孔子之训也,君而不闻乎?顾舍诸而言资也?无亦重自任而轻人之求欤?”曰:“何敢然哉?资之于仁,大矣。□如不敏者,非资焉,言则曷听,行则曷观?《礼》曰:‘率法而强之,资仁者也。’敢不务乎?”
曰:“然则资恶乎在?”曰:“昔者孔子之告子贡,盖尝曰:‘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凡堂焉而吾坐者,皆若人也,此吾所为资焉者也。不然,吾省焉。虽然,吾所居里,去郡邑,远大夫,士非特至焉者,吾见亦罕矣,资将焉取哉?” 
曰:“野固有人焉。冀缺耨而敬,胥臣称其有德。谓‘仁之则于是乎在’。今之野,焉知无缺乎?苟有之,其稽古传恭将无说乎?所谓资焉者,孰大于是?”君闻斯言也,以为得“资”,再拜而受之。
他日,以告予。予谓之曰:“允哉,君子之论!可以铭君之心矣。”遂为之记。
君名润,孟润其字。系出五季十国所谓吴越王镠,苏眉山称其有德于民甚厚者也。君九世祖进。宋祥符间,始繇嘉禾徙居无锡。胜国时,其孙宽甫益大其业,至以私廪代公赈,乡人德之。国朝洪武中,君大父公达徙今砖桥。父惟常,世修乡惠。正统中,用义受玺书,旌于门。君生承,厥世面天资近道,持身及家,克勤无怠。今且老矣,犹不忘自箴如是。君之伯兄孟清,于予为尊姑之夫。予之知君盖四十年于兹矣。因并及之。
(选自《容春堂续集》,有删节)
【注】扁,同“匾”。冀缺耨而敬,胥臣称其有德:胥臣出使,经过冀国,看到冀缺在锄田除草,他妻子给他送饭,很恭敬,于是称赞这种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繇,同“由”。④胜国,指宋朝灭亡。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      )。(1分)
A    B     C    D
22下列对第①②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钱孟润给自己的堂取名为“资仁”是为了勉励自己要具有仁德。
B那位君子认为钱君应该自己努力行仁,而不应该轻视别人的请求。
C钱孟润认为从仁中求取很重要,因为对普通人来说,他们需要言行的楷模。
D《礼记》里面说“遵循法度而努力行仁,这是从仁中汲取道理来加以实行。”这是钱孟润所努力追求的。
23钱孟润和“君子”曾经对“资仁”的来源有不同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对这两种看法的高下进行评析。(4分)
24联系主旨,探究第⑥段有无保留的必要,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4分)
 写作70
25有人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这一源泉的,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也有人认为不尽然
对此,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高三答案示例及评分说明
     
 10分
1.(5分)答案:(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  2)未成一篑 (3)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评分说明:(1)第1册 第六单元 第10课 (2)第3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3)第5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2(1)(2分) 答案:C
评分说明:
原文艺术审美贵在“默契”二字——艺术家的表达和欣赏者的感受在玄妙的审美时空中相遇,心灵因契合而生出愉悦之感。最著名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二人心灵相遇于“高山流水”之间,成为“知音”。知音可贵到什么程度呢?子期离世,伯牙摔琴绝弦,只因默契不存而知音不再。这个故事无比生动地描述了艺术审美中因为默契而产生的共鸣。然而审美默契的建立并不仅仅依赖于个人,它离不开群体性文化的共识与滋养。探讨这个话题源于对当代中国舞蹈某种创作倾向的观察,不少舞蹈创作习惯于外露性的情感表达,似乎和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审美表达方式有所背离。
2(2)(3分)答案:B(3分) C(1分)
评分说明:A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中提到“威逼利诱”,主要是通过人治与利益交换来达到目的,不属于礼治,故A错误;廉颇负荆请罪,更多是因为得知真相后自感惭愧,长期教化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部分错;曹操更多是迫于舆论压力才不愿意称帝,并不是主动服膺于君臣之礼,故D错误;曾子属于主动服膺于传统的等级秩序,故B正确。
 70
(二)14分)
3.(2分)答案:B
评分说明:“社会结构”揭示社会有机结合,指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一般可以从阶级结构,人与社会的关系(差序格局、圈层等),社会关系的不同组合(地缘、血缘等),B选项则是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偏向哲学的高度。
4.(2分)答案:A
评分说明:依据材料一第段,有个体才有所有人的“遂生乐业、发扬人生价值的心态秩序”,所B错误;依据材料二第4段中用不确定发展的思维去理解和适应,重点在“发展”的思维而非建立理论体系,所以C错误;依据材料二,错在“终会”,太绝对,且依据材料一“心态秩序”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在多元价值背景下,包容认同,所以D错误。
5.(2分)答案:C
评分说明:“各美其美”的内涵是尊重多元价值观
6.(4分)答案示例:材料一通过概念使用的真实情境来阐明建立“心态秩序”的基础;首先针对读者可能出现误读的反驳,接着假设如果“心态秩序”的基础不存在,可能出现机械团结的结果,以现代社会的真实情况否定这一假设的可能性,进而推出承认价值多元是基础。材料二通过引入相似概念“风险”与“不确定性”进行比较,阐明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推出“不确定性”更适合用来形容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
评分说明:(1)不同方法各1分(真实情境、引入相似概念)(2)观点各1分
7.(4分)答案示例:“躺平”是指人们采用消极颓废的方式抵抗一切外来压力;“内卷”则是指因需通过内部竞争来获取有限资源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这两种心态的产生与信息时代现代社会的巨大变革相关,是人们意识到“确定性消失”后做出的选择。这两个词折射出社会心态的失衡,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秩序”的渴望。这两种心态的内核都指向价值取向的单一,因此建立以多元价值为基础的“各美其美”的“心态秩序”就显得很必要。如果社会上能达成对多元活法的认同,那么就可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式的“竞争”。
评分说明:(1)躺平、内卷概念阐释(2分) 2)反映时代特征——不确定性(1分)(3)“心态秩序”必要性(2分)
(二)(16分)
8.(3分)答案示例:作者的语言给人生机勃勃、形象立体的画面感;以“美人”来写荷花的“风韵”,用“湿漉漉”形容蛙声,“凉森森”修饰“气味”,用新奇、陌生的词语搭配冲击读者阅读的视听感受;用“粘”字又进一步强化青蛙皮肤给人的触感;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他笔下的世界不但具有画面感,更是一个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丰富的世界。
评分说明:(1)新奇、陌生搭配、个性化、画面感、视听等感受。(任选其一,1分)(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至少2处,2分)。
9.(4分)答案示例:材料一为小说,“月光”在叙事上起到推动情节的作用,“月光”或是光亮万丈、或是朦胧幽暗、或是怪异灼目,亦真亦幻,神秘变幻,反映的是少年人诗意化奇异的心灵世界。材料二是散文,“月光”单一看并没有多出奇,但与玉雕般的花朵,唧唧的虫鸣与青蛙的气味组合在一起,就是烙印在作者心上的故乡的感觉,“月光”下故乡的色彩与声音,是作者的精神家园,借“月光”抒情,表达对故乡的依恋,也抒发他对故乡新的发现和哲思。
评分说明:材料一:叙事上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展示人物心灵世界(1点1分);材料二:月光与其他景物组合,展现整体的故乡;抒情与哲思。(1点1分)
10.(4分)答案示例一:小说特征“虚构”,材料一作家借助少年“我”在月夜与一枝奇异荷花的相遇,进入似梦如幻的“奇幻”境界;作者以少年的心理体验来构建现实世界,小说中的“故乡”带有传奇性和神秘感。散文特征是“真实”,个性化的抒情言志,材料二中的“故乡”风景,些许混浊的池水,沾带着泥土,朦胧月色下的荷花,既素朴又散发光彩;作者通过重新审视风景思考来自故乡的“声音”与自己生命和创作的关联,又进一步指出人与万物相通都来自于自然,文章富有哲思。
答案示例二: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注重精巧设计,材料一选择少年“我”作为叙事视角,叙事围绕“我”的心理体验:从九叔答应的兴奋,到久等螃蟹不来时焦急,随着九叔怪异表现“我”感到恐惧,进入幻境后的放松愉悦,以“我”的情感变化为主线。散文在谋篇布局上则相对随意,自由度较高,材料二围绕“池塘”写景抒情说理,语言平易自然,缓缓道来,虽不跌宕,但诚挚深邃。
评分说明:小说特征+分析(2分);散文特征+分析(2分)
11.(5分)答案示例一:鲁迅小说中“鲁镇”(未庄),通常被看作是鲁迅故乡的绍兴;《祝福》中“鲁镇”是“病态”中国的象征,面对时代变革,鲁镇中从乡绅“鲁四老爷”到下层百姓柳妈、祥林嫂及乡民们都自觉顽固地维护着落后陈腐“传统”,在这个守旧循环的小镇中使得鲁镇人麻木、无聊、庸俗;“鲁镇”不仅是鲁迅批判传统封建的叙事空间,也是鲁迅归返不得的“家园”,小说中的“我”是“故乡”的“异类”。鲁迅对于“鲁镇”就如同他面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愤怒中带着悲哀。
答案示例二:“秦腔”是一种反映秦地人民爱憎、欢乐和痛苦的民间艺术形式;“秦腔”高亢嘹亮,撕心裂肺大吼大叫的形式是秦人敦厚、强健风骨的体现;贾平凹的根在秦地,他的成长过程是沉浸在“秦腔”传递的文化氛围中;他的作品中有他对八百里秦川浑朴静穆风景和人们生存状态的关照;贾平凹平静崇高的叙述语言里自然流露出作者宏大的襟怀与气魄。
评分说明:(1)准确选择意象(现实+象征)(1分)(2)意象特征(1分)+象征含义分析(2分)(3)作家精神气质(1分)
8分)
12.(1分)答案:C
13.(2分)答案:A
14.(5分)答案示例:诗人一路颠沛,流寓邵阳,老态龙钟,不懂农桑,只能正襟危坐,表达观看骤雨风云的惊诧之情;千山万壑之间风雨际会,既描写环境,又暗喻时局动荡,生发忧虑之思;但暴雨下的景物并没有全然屈服,时局也不是黑暗一片,寄寓不屈的情志;尾联,作者不嫌雨大屋漏,希望龙送风雨,清洗兵甲,暗寓诗人对扭转时局,重振山河的渴望之情;诗歌题为“观雨”,却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极大的关心之情。
评分说明:1点1分
(四)20分)
15(2分)答案:(1)(1)帮助 (2)恢复
16(1)(1分)答案:(1) D   2)(1分)答案:(2)A
17.(3分)答案示例:而公官罢/闻命即送符篆/俾他人上之/而不有其功。
18.(5分)答案示例:黄公从朝廷内被提拔,所担任的岗位都是高贵显要的,他最终掌握权力两次掌管重要行省,可以称得上得志(被赏识)而且显贵了。
评分说明:“内擢”“清要”“卒”“节钺”“遇”“显”
19.(3分)答案示例:第②段,黄秉中抑制米价、发放库金、劝富分灾、禁民聚索,制定恰当的救灾政策,稳定民心(2分);在紧急情况下任用污点官员,完成救灾任务。(2分)
20.(5分)答案示例:文本紧紧围绕“民不能忘”和“帝眷有终”选材。(1分)前者写他浙江赈灾时,士大夫赞赏他能 “备荒政,遏乱萌”;百姓感谢他让其 “父母妻子得以保聚”。(1分)后者写他福建平乱时,“刻日独进”,抓获郑尽心,又不居招抚“陈五显”之功;写他当初在内阁时,“条奏皆关大体”。(1分)突破了以人物生平为序的窠臼,突出重点。(1分)叙事上寄寓褒贬倾向,(1分)以“卒赖以济”“不有其功”“相聚太息”等表明对黄公治政的赞赏。(1分)
评分说明:本题结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二、2“巧于构思,精于裁剪”而命题。意在考查学生学生分析作者的选材及叙事特点的能力
(五)(12分)
21.(1分)答案 A
22.(3分)答案 B   
评分说明:原文对应:“无亦重自任而轻人之求欤”。这句应解释为“难道不应该重视自己努力而看轻从他人处获取吗?
23.(4分)答案示例:钱孟润认为坐在他堂屋里的都是贤大夫与仁人,因此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仁道。而“君子”则认为今天的田野里,像冀缺这样有仁德的普通人到处都是,应该从他们身上汲取仁德。(1分)钱孟润的观点固然正确,但由于他住所偏僻,所谓贤人并不容易相遇与交往,所以这种“资仁”的途径很难取得进展。(1分)而“君子”则是站在普通人的立场,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道德闪光点,这有利于我们从发现身边人的闪光点,并学习之。(1分)
24.(4分)答案示例一(可删):文章通过钱孟润和君子对“资仁堂”内涵的讨论,得出了人应该追求仁德,应该从贤人,乃至当今的普通人身上汲取仁德的观点,阐释了“资仁”的内涵和价值。(2分)第⑥段主要写钱孟润家世渊源及前辈懿德,直到他儿子钱承一直修身齐家。作者写此段仅为表现他和钱家的交情,而钱氏家族的延续与“资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从主旨上说,本段和全文没有必然联系,可以删去。(2分)
答案示例二(不可删):文章通过钱孟润和君子对“资仁堂”内涵的讨论,得出了人应该追求仁德,应该从贤人,乃至当今的普通人身上汲取仁德的观点,阐释了“资仁”的内涵和价值。(2分)第⑥段主要述及钱孟润家世渊源及前辈懿德,直到他儿子钱承一直修身齐家。而钱氏家族的延续暗合了“资仁”的精神,也符合“记”这一文体,所以本段不能删去。(1分)
评分说明:答案示例一4分、答案示例二最多3分。
 

讲座预告

最新活动

热门课程

三校生学业水平考双休班

    2016级学业水平考,开设暑假班与秋季班,...

口才特训营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学业考同步班级

    本课程专为中考考入 中本贯通 的学生开...

三校生学业考同步班级

    三校生3月考班 三校生3月考全日制班 三校...

三校生5月考(本科)双休班

    2015级双休本科目标班,开设暑假班与秋季...

小小故事大王培训

    您是否为孩子胆怯怯场而担忧?您是否为孩...

三校生3月考双休班

    本课程专为三校生开设,采用双休日上课...
标签:文言文辅导    语文文言文    
相关资讯

更多校区查询

饮水思源,源自交大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简称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来,秉承交大校训,依托名校师资,提供专业的托班辅导、青少年英语辅导、小学辅导、初中辅导、高中辅导、高考高复、三校生高复、艺考生文化课等,学生遍及全市各区,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中考教学研究中心”、“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快速学习法”实验学校。

  • 二十年教育经验
  • 十余项教育大奖
  • 六万余名学员顺利毕业
思源logo尺寸220

总课程咨询热线:400-678-9493 服务时间:9:00-20:00,双休日照常

手机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siyuanedu.com/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楼619室 电话:400-678-9493
思源教育LOGO

咨询热线:400-678-9493

在线咨询

乘车路线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1

上海思源教育微信平台

思源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2

上海思源教育三校生高复平台

Copyright © siyuanedu.com 上海徐汇区思源教育培训中心  沪ICP备110083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8017号